杜雨茂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集锦112~临床经验 (四十三)中篇
更新日期:2025-06-28 已浏览:103次杜雨茂教授运用八味肾气丸治疗高血压的经验
李惠林
3 症状鉴别
本证常有心烦失眠、头面烘热等虚阳上浮表现,每易与肝阳上亢及肝火上炎证出现心烦、面赤烘热混淆。所不同者,本证出现心烦、烘热以面部为主,且时热时减,同时可见神倦、腰膝酸软、足胫不温、甚至下肢浮肿、小便清长等下焦阳虚征象。而肝阳上亢尚可伴见手足心热、舌质红少苔、脉细弦数、小便黄等;肝火上炎面赤热如醉、头胀、头疼,同时伴见口苦口干,烦躁易怒,大便干,小便黄赤,脉弦数等,可资鉴别。
4治则方药
滋肾温阳,引火归元。八味肾气丸:熟地、山萸肉、淮山药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制附片、桂枝。
随证化裁:手心发热、失眠、头面烘热者,宜酌加首乌、龟板、鳖甲、怀牛膝等滋阴潜镇药;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病人,若服上方一段时间后疗效不显者,可合用二仙汤(仙茅、仙灵脾、巴戟天、当归、知母、黄柏)。
5 病案举例
案1:王某某,男,63岁,军人。1980年6月11日初诊。主诉为耳鸣两年,加重半月。整天觉两耳内如蝉鸣,听力减退,须高声说话方可听见。伴见头晕,头痛,心情紧张,近月来两下肢浮肿明显,行走时有沉困疲乏感,时感发凉,同时有胸闷,胸痛时发时止,小便清利,大便正常。西医曾诊断为:原发性高血压、脑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。经中西医多方治疗,除血压稍低,头痛减轻外,余症均未见好转,专赴咸阳求医。查体: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细,两下肢凹陷性水肿;化验:血清胆固醇206毫克%,β脂蛋白570毫克%,甘油三酯170毫克%;心电图:左前分支传导阻滞,电轴-46℃,avR呈SR、R/S>1;脑血流图提示:流入时间延长,血管弹性尚可,供血量均低于正常;血压140/90毫米汞柱。
辨证:证属肾阴阳两虚,兼心脉瘀阻(耳鸣、胸痹)。患者年过花甲,肾气本虚,髓海不足,加之阴阳两虚,阴不涵阳,虚阳上扰,故脑转耳鸣耳聋;肾阳不足,水湿不化,温煦失司,故下肢浮肿,沉困疲乏,时而发凉,小便清利;胸阳不振,心脉痹阻故胸闷、胸痛。
治则方药:拟于水中补火,滋肾温阳行水,稍佐平肝熄风及化瘀通络。方宗八味肾气丸化裁。处方:生地、首乌各12克,山萸肉、陈皮、丹皮各9克,茯苓、钩藤各13克,制附片、桂枝、红花各6克,桑寄生、丹参各15克,泽泻、天麻、川芎各10克。14剂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