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健康热线: 029-33312010
联 系 我 们
24小时免费热线:029-33312010
预约挂号:029-33338159
客服微信:18064385658
地址::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西段2号
QQ:
当前位置: 首页>> 动态资讯

杜雨茂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集锦002~学术研究(一)

更新日期:2020-05-16   已浏览:1237次  

杜雨茂先生医德师德略述

杜雨茂(1932.9.10~2013.6.6)教授、主任医师,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,原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。历任陕西中医学院伤寒金匮教研室主任、基础课部副主任、教务处处长。先生既是全国著名的伤寒论学家,又是一位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学家,从事中医教育事业数十年,尤其在仲景学术研究方面造诣颇深;又长期坚持临床实践,在中医药治疗肾脏病领域有较大的影响。

笔者本科毕业后,有幸在先生任主任的伤寒金匮教研室工作,其后又考取先生的硕士研究生,长期在先生身边学习生活,接受先生的教诲。先生的勤奋好学、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,循循善诱、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,精益求精、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,以及良好的师风,高尚的师德无时无刻都在激励和影响着我们的成长。为勉励后学,继承发扬先生的师德师风,进一步搞好中医药教育事业,特将先生医德师德略述如下。

1 矢志岐黄之术  誓愿普救众生  

凡古今中外之成大业者,除天资聪颖,治学严谨、孜孜不倦外,皆注重其修德养性,常怀济世活人、慈悲恻隐之心。先生1932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城固县一个中医世家,幼即聪颖好学,博闻强记。受家庭熏陶,酷爱中医,从小就立志成为良医以济世活人,普救众生,14岁即随其父临证习医。先生白天随父应诊,夜晚挑灯攻读,历时四载,在其父的指导下,博览群书,系统地学习了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中医学经典医籍以及《千金方》、《医宗金鉴》、《温病条辨》等医著,遍及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诸科,掌握了中药丸、散、膏、丹等剂型的制作方法,为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先生尤其景仰医圣张仲景“感往昔之沦丧,伤横夭之莫救”,以济世救人为己任,而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的学习方法,“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”的习医目的。孙思邈“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”,“誓做苍生大医”的远大志向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;其父高尚的医德风范也给予他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先生18岁时即独立开诊,悬壶乡梓,以济世之心至诚待人,以救人之苦为己之重责。因其医术优良,医德高尚,名声日起,而被称为“小杜先生”。20岁时,响应国家号召,加入“联合诊所”,任中医师,以内科为主、兼及针灸,并随当地著名中医针灸名医况乾五先生学习针灸。1958年先生被选送至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学习;1959年毕业,陕西中医学院成立而留校从事针灸教学工作;1959年又被选送至成都中医学院全国伤寒论师资班学习,结业回校从事伤寒论教学、仲景学术研究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。

先生在长期的教学、医疗实践中,以培养合格的中医学高级人才为己任。他根据医学的属性特点,特别强调“为医首重于德”的思想境界。在教学过程中,先生常常告诫后学一定要注重医德修养,认为医生若不注意医德医风,没有树立起“普救众生”的思想,其医术水平也只能达到一般水平,是不可能成为“苍生大医”的,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,很有可能成为“含灵巨贼”。在某种意义上讲,道德水平的高低,是和医学知识的获取、临床技能的提高成正比的。因为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能,来源于精勤不倦的刻苦精神,而这种学习态度是与高尚的医德分不开的。

先生退休以后,仍然十分关心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,全力支持学校的中医教学改革及学科队伍建设工作。多次应邀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做“我的中医学之路”、“辨证论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特点及其不足”等报告。介绍自己家学渊源及师承的影响,从医从教五十余年来的切身感受,强调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之最;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,都在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提高,谁也不可能取代谁。对学生提出殷切期望,要坚定中医信念,努力学习,刻苦钻研,做饱学之士;要忠于中医药事业,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,继承发扬,推陈出新,扬长补短,整理提高,努力振兴中医药事业。每场报告都座无虚席,先生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。2009年8月,全国第十七届仲景学术学说研讨会在咸阳召开,先生应邀做了“应用经方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”的主题报告,深受全国同行的赞许。

在学习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后,先生精神振奋,深感责任重大,为振兴祖国的中医药事业,促进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,支持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,给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,主动提出为我校中医学、中药学本科生和中医经典学科(内经、伤寒论、金匮要略、温病学)研究生设立“杜雨茂奖学金”,每年提供五万元,奖励25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、硕士研究生。

2 注重自身师德修养  勤勤恳恳教书育人

杜雨茂先生于1958年初被选送到陕西中医进修学校学习,1959年初即被留在刚刚成立的陕西中医学院任教,从此就开始了数十年的教师生涯。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,先生十分注重自身师德修养,勤勤恳恳教书育人,并且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后学。先生常说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,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作为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前提。“师者,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”。 只有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社会责任和重大意义,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,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。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踏上三尺讲台,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途。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?先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经常教导我们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。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,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,还需要以德立身、以身立教。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,甘为人梯,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把毕生献给学生、献给中医药教育事业。

其次要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。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。教师工作的“示范性”和学生所特有的“向师性”,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楷模,是学习模仿的对象。教师自己需要从小事做起,从自我做起,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,以严谨的作风教育人,以庄重的仪表影响人,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,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,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。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,学生才会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,进而“乐其道”。

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。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,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,尤其是那些身体有残疾或者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,常有自卑心理,容易形成特别性格,这就要求教师一视同仁的真诚相待、热情鼓励、耐心帮助,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“心中的坚冰”,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。

先生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回顾先生数十年的教学生涯,总是身体力行地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形象、文明行为影响着每一位学生,用师爱的温情关爱着每一位学生。在生活上他总是热情地关心学生,如有的学生初到学校,生活不习惯,先生关怀体贴入微,常常问寒问暖,节假日常邀其到家,做出可口的饭菜。有的学生生了病,先生常亲往探视,开方送药。在学业上则严格地要求学生,悉心指导,答疑解惑。先生不仅这样对待学校的学生,对需要帮助指导的社会人员也是如此。例如武功县的朱春辉,乾县的康曰文两位同志,都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,行动不便,因仰慕先生的学识和医术,素昧平生地来咸阳求助于先生。先生给他们制定学习计划、赠送学习资料,坚持数年如一日,耐心指点、带他们临床实习,终于使他们学有所成,现在都已成为当地的名医。现在每言及此,康、朱两位总是非常激动,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

>
免费热线:029-33312010
预约挂号:029-33338159
客服微信:18064385658
医院地址:
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西段2号

    微信咨询